文:懂车帝原创 周桐
网约车内参(文/唐梓钦)近日,北京网约车司机田师傅向我们讲述了他跑上班模式的经历,只跑了半个月就跑不下去了。
免费当然真香,那小拉出行的使用体验怎么样呢?
以上说了这么多,下一期可以讲一讲剩下的神州和飞滴。
张师傅口中所说的“无证运营”,指的是网约车司机无“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人证)或车辆无“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车证)。根据交通运输部等主管部门规定,若在营运过程中缺少上述资格证明之一,即可判定该驾驶员违规营运。
自交通运输部、工信部等7部门于2016年7月颁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来,国内网约车行业合规化发展已有5年之久,合规驾驶员、车辆及平台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显示,截至7月底,全国共有245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352.6万本、车辆运输证136.2万本,环比分别增长0.5%、0.4%。
此外,网约车平台会从乘客支付的车费中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如允许平台仅收取费用,却不对司机和车辆承担审核的后果,显然属于权利义务不对等。
合规化发展呈现“南快北慢”
庭审中,郑先生表示,他是通过被告的加盟商提交材料进行注册的,没有看到被告的提示事项。注册网约车时,他已把所有材料交给了被告的加盟商,不知道还需要运输证。郑先生自2021年12月与被告公司建立合同关系,他说,直到自己被处罚时他才知道开网约车还要运输证。
而这些网约车司机转行做出租车司机,其实也算作是在同一个行业工作,大家积累了丰富的驾驶经验,能够再跟其他同龄人竞争的时候具备一定的优势,相信这也是很多司机迫不得已做出的选择。
不仅如此,部分合规率较低的平台对于高合规平台而言,在价格、成本方面也会对后者造成压力。
“被执法人员抓住一次,就会被处以上万元的罚款。”张师傅透露。
说商道市观察发现,抖音、今日头条等手机APP是小拉出行重点推广的平台。
频繁动荡的高管层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也认为,南方部分城市对网约车行业的政策较为宽松,市场环境也更为适宜,因此其合规化发展会先于北方一些城市。
跑了10天后,到了流水结算周期,他能拿到1000多元。不过,租赁公司又从中扣掉一个月的路保费。也就是说,10天时间他只从租赁公司拿到了几百块钱。
在此背景下,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于9月9日印发“关于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加快推进网约车合规化的通知”,指出近期部分网约车平台公司招募或诱导未取得许可的驾驶员和车辆“带车加盟”,开展非法营运,严重扰乱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影响行业安全稳定,损害司乘人员合法权益。交通运输部要求即日起,各地不得新接入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并加快清退不合规的驾驶员和车辆。天津、上海等地已开始行动。
[懂车帝原创 产品] 日前,我们从北京汽车官方处获悉,旗下北京EU5网约车价格调整,调整后售价区间为14.89万-15.09万元,3款车型价格均上涨了1.2万元。
配置方面,北京EU5网约车全系标配了17英寸轮辋、胎压显示、后驻车雷达、驾驶模式选择、塑料方向盘、12.3英寸液晶仪表、无钥匙启动、仿皮座椅、9英寸中控大屏和CarLife手机互联等配置。
当年年底,曹操出行法定代表人由刘金良变更为龚昕,同时多位吉利系高管退出,令人侧目。彼时,曹操出行方面回应称:“正常公司治理调整事项,将进一步提高公司内部审批及管理效率,充分落实经营管理责任和目标,以更灵活和高效的方式响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从乘客角度来说,滴滴最出名的莫过于大数据杀熟,这是官媒都曾经点过名的。如果需要打车,越是滴滴的忠实乘客,打车往往越贵。各位不妨试试打开滴滴app,输入一个地址,先不要叫车,再打开其他叫车软件,也不要叫车,当你返回滴滴app的时候,就会发现,人家给你的打车费打折了!这就是越对他们忠诚,他们就越是欺负人。包括司机端也是这个套路,如果司机多平台接单,滴滴就会提高派单优先级。
网约车合规化发展已提出多年,但近期却再次成为主管部门的关注重点。近期多家网约车平台大力扩张,这使得大量不合规司机、车辆涌入行业。
自2017年以来,我国网约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规模已达2413亿元。同一时期,车市正在遭受严寒,国内汽车销量在连续增长28年后首次出现同比下滑,销量的低迷让各车企库存积压严重,出于向资本靠拢和解放库存压力的双重考虑,传统车企将目光瞄准了出行平台这一赛道。然而,大部分车企只把“做出行公司”当成一种清库存的方式,鲜少思考用户真正需要什么样的移动出行方式,目标决定方式,直接导致最后潦草收场。
怪不得小伙伴们会成为自来水,互相安利了。
每日经济新闻
根据官方宣传,小拉出行在7月2日至4日,3天时间里用户首单免费,此外还发放了180元的优惠券,包括“下单立减20元”“满50元减38元”等,基本也相当于11日前免费打车。
在众多入局国内出行市场的车企中,吉利是最早的,曹操出行(最开始叫曹操专车)的推出成为吉利科技转型的关键举措之一。在7月份滴滴下架后,作为第二梯队头部玩家的曹操出行订单量暴涨几十万单。9月又完成B轮融资,金额达38亿元。此轮融资不仅是今年以来网约车企业获得的首笔国内股权投资,也是自2020年以来网约车出行企业获得的国内最大额度单笔融资。
根据极光大数据《2021年Q1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显示,网约车App MAU(月活跃用户人数)数据前七名中,有三位来自车企,分别是曹操出行、T3出行和享道出行。凭借入局早、背景资金雄厚等优势,在滴滴这个“庞然大物”口下抢到一小部分市场份额,并能够在小空间内实现一定提升。其中曹操出行MAU达567.9万,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近140%;T3出行MAU达457.8万,同比涨幅超过了300%;享道出行MAU为95.8万,较去年同期上涨73.6%。
此外,在出行服务领域,滴滴已成巨树。即便在滴滴出行App下架的日子里,订单量也没有下滑,根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7月份滴滴出行的网约车订单量较6月份环比增长了13.1%。尽管T3出行、曹操出行这样的第二梯队“优等生”卯足劲往前冲,用户增长量也十分有限,难以撼动滴滴已经建立的稳固用户群体,甚至难以抵挡其继续扩张。
下面就说说目前出行平台当中的爸爸,曹操出行。作为吉利旗下的出行品牌,一直走着有钱任性朋友多的路子。
从2012年成立到2018年,滴滴6年累计亏损390亿元,2018年到2020年更是亏得体无完肤。9年摸爬滚打,滴滴几乎是依靠20多轮融资成功苟活。
结语:大家对此怎么看呢?写在评论中,大家一起交流。
此次周航通过曹操出行再次杀回网约车市场,被业内认为是对网约车市场的一剂强心针。但令人唏嘘的是,周航上任不到三个月,曹操出行被传出大规模裁员,并进行业务收缩。在当时,一位已经离职的曹操出行员工也向记者证实确有此事:“内部出现较大人员变动,老员工们正不断离开曹操,我也已休息。”
如今,网约车市场已是选择多多,大大方便了福州市民和游客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