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太原面皮哪家好吃,以及岐山擀面皮加盟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前一阵子跟朋友聊天,朋友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朋友说每天有饭吃是生存,每天有美食吃是生活,现在很多人都懂得生活了,其实认真想一想,的确是这样,现如今的人们追求的是寻找美食、享受美食,不仅仅是单纯地填饱肚子那么简单了。
而作为太原本地的吃货,我们始终热爱生活,一直都在寻找、享受、分享美食的道路上,说实话,太原本地的美食真的多得数不胜数,有豆腐脑、羊杂割、过油肉、莜面栲栳栳、头脑、凉粉、灌肠等,在众多的太原地方美食中,非常值得一提的就是灌肠这种食物。
太原的灌肠并不是用肉制作的,而是一种素灌肠,是用荞面制作的,太原有不少的店都售卖灌肠,但是真正让人回味无穷的是位于太原柳巷食品街中的杨记灌肠店,这家店开了已经有30多年的时间了,除了卖灌肠之外,还卖面皮、凉粉、莜面等食物,但是灌肠真的是他们家的主打美食。
杨记灌肠店中的灌肠是纯手工蒸制的,制作灌肠的原材料荞麦面是老板亲自去寿阳挑选的优质荞麦,而灌肠上浇着的酱卤汁堪称一绝,可以说酱卤汁是他们家灌肠的灵魂所在,因为他们家的酱卤汁是秘制的,不仅看起来十分浓稠,而且闻起来也是香味扑鼻,除了酱卤汁之外, 再放入一些辣椒,夹一块放入嘴中,那口感真的是让人十分享受。
我们在打卡这家店的时候发现这家店的生意十分火爆,据杨记灌肠的老板说,他们这家店传了两代人了,从开店到现在,凡是营业的时间里,店里总是有络绎不绝的客人,还有很多人是慕名而来的,在生意好的时候,一天时间他们就能卖出上千碗灌肠。
来太原游玩或者是去柳巷逛街的人们一定要去尝尝这家老字号灌肠,相信尝过之后你会觉得其它店的灌肠都黯然失色了!
今年“五一”假期,2.3亿人次的国内游客量又一次带火了众多特色美食。而提起陕西岐山县,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不一定会是“西周发祥地”,往往是那碗闻而生津的五色臊子面。
臊子就是肉丁的意思,一碗配菜丰富的臊子面,黄色的鸡蛋皮、黑色的木耳、红色的胡萝卜、绿色的蒜苗、白色的豆腐,五种颜色既好看又好吃。相传臊子面源于周代尸祭制度的“竣余”礼仪。到了今天,臊子面成为岐山及关中一带招待客人的便饭,新媳妇过门、孩子过生日、给老人祝寿,通常都以臊子面招待客人。
近年来,岐山立足当地发展实际提出发展“一碗面”经济,通过产业链条的延长,带动更多农民参与到“一碗面”经济中来,赋予了臊子面更多味道。
“甜”
全村务工收入有望突破百万元
凤鸣镇水泊村是个传统的蔬菜种植村,该村的胡萝卜和蒜苗在岐山当地很受欢迎,这也是岐山臊子面的绝佳配菜。目前,水泊村种植了1100多亩蔬菜,其中红萝卜500多亩、年产量35万斤,蒜苗600亩、年产量约3.6万斤。
水泊村党支部书记罗增建告诉记者,规模化种植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0万元左右,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30万元。另外,通过与成熟的企业合作,村民可以在家门口务工,预计今年全村的务工收入有望突破100万元。
今年58岁的魏文仓是当地的种菜能手,尝到了规模化种植的甜头。目前他在村里合作社务工每月能收入3600元,魏文仓的爱人也能获得每天60元的务工收入。
除了水泊村,雍川镇何家村的千亩花椒、三县寺村的千亩大葱生产基地,枣林镇范家塬村的千亩油菜生产基地,蒲村镇鲁家庄村的5000亩优质小麦种植基地,益店镇永新村的千亩黄花菜、秋葵时令菜生产基地,无不依托“一碗面”背后庞大的市场焕发勃勃生机。
“辣”
全县深加工产值53亿元
醋是岐山臊子面中的灵魂,一碗好面需要醋来增色添味。天缘醋业作为目前陕西最大的制醋企业之一,年产能6万吨。公司副总经理韩永宏告诉记者,目前企业制醋每年消耗麸皮5000吨,小麦、玉米3000吨,原料90%都能从当地采购。此外,公司还在岐山建立了1100亩的优质原料生产基地。
辣椒是岐山臊子面、岐山擀面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关中盛产秦椒,香而不辣的口味让秦椒颇受欢迎,但是秦椒的名气远不如川椒,有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味道。
宝鸡德有邻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宝鸡辣椒”为依托的辣椒深加工企业。公司负责人吕怀礼告诉记者,围绕做大做强“一碗面”经济,公司积极与周围村镇共同组建农业合作社种植辣椒,带动周边就业岗位2000个,增强了周边农户种植辣椒的积极性。
“谢凤鸣”传统手工空心面,高端产品半斤多能卖到30多元;“秦忆浓”臊子面,年生产即食臊子面100万箱、肉制品5000吨、五色干菜500吨、专用汤料2000吨……38家深加工企业、53亿元深加工产值,臊子面不仅给岐山县域经济带来无限活力,更通过龙头企业进一步带动了第一产业的快速发展。
“香”
1.4万餐饮经营者把美味传四方
2004年,刚过而立之年的谢新辉来到甘肃兰州,开起一家名叫“金穗岐山食府”的餐厅。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谢新辉很清楚,经营正宗的小吃既要突出家乡特点,又要兼顾当地消费习惯,但这也让他费了不少脑筋。开业前,他和厨师们反复尝试,终于研制出一整套具有独特风味的陕西美食秘方,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兼顾了旅游消费市场。臊子面、擀面皮、臊子排骨、臊子夹馍、合盘凉菜等十数种名小吃成为餐厅的招牌,正宗的陕西风味不仅得到了在兰州的家乡人的认可,更给兰州餐饮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餐厅火了,从早上9点开门营业到晚上10点关张,顾客络绎不绝,高峰时翻台能够达到十几次。每逢节假日,谢新辉都会在店外支起长条排桌和遮阳伞,长长的排号队伍让岐山臊子面跻身当地网红美食行列。
2018年6月,谢新辉注册了甘肃锦三秦餐饮有限公司,新店经营面积达1500平方米,生意蒸蒸日上。
无独有偶,赵雅兰的“楚庭秦苑”餐饮连锁店在网红餐饮遍地的湖南长沙开了7家门店;俞红“美阳”拥有线下直营店3家、加盟连锁店12家,拥有线上平台代理商90余人,特色民俗食品年销售额2200万元……岐山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县有1.4万多人在全国各地开餐厅,经营传统臊子面和擀面皮。
作者:肖力伟
来源: 农民日报
早就听说在小店一中附近有很多好吃的,今天终于有机会来拔草了。我今天说的这俩家,据说陪伴了80后和90后很长一段时间,现在还依然坚守阵地。
其中一家就是非常有名的九斤面皮,九斤这俩个字据说是由于孩子出生达到9斤重而得名,这家店也在这里屹立十几年了,房子破破烂烂的,甚至从外面看有点脏,但是生意火爆得不行,饭点去经常排大队,屋内座位不多。他家的面皮不愧是招牌,确实不错,面皮很薄、酱料很正,推荐多加点辣椒油,不辣但很提味。
俗话说的好,面皮配饼越吃越有,作为面皮伴侣,夹肉饼也是必点的,他家的夹肉饼都是现做的,肉的5块和纯瘦6块,价格还是很亲民滴。白吉饼一块一个,看纹路还是挺好的,我喜欢吃带点焦焦的感觉,,一口饼子一口凉粉,那叫一个爽。
下面说说旁边这家更传奇的店,据说开了二十多年,而且还有没有店名,就叫“无名氏豆腐皮”吧,不过偶尔也有小哥哥在做,可以进去吃,可以在门口一碗一碗的,种类分为一串串的,比如豆制品,或者一碗一碗的豆腐皮,那串的几毛钱,碗的几块钱,一串接一串的,不吃个十几块钱的根本停不下来。
不过要想去这俩家吃,我有一个建议,就是千万要提前去,要不真的会排队到腿软的。
宝鸡新闻网讯(记者 惠耀辉)记者从7月6日召开的宝鸡擀面皮、岐山臊子面产业发展座谈会上获悉,宝鸡市目前有擀面皮行业从业人员3万余人,2019年线上线下销售额近40亿元。
宝鸡擀面皮选料精良,工艺严谨,调味考究,以“白、薄、光、软、筋、香”而闻名,具有筋斗、柔软、凉香、酸辣可口、四季皆宜的特点,是关中西府小吃代表之一,也是西北最具民族风味的食品之一。近年来,宝鸡擀面皮产业蓬勃发展,生产工艺日益规范,产业发展呈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良好态势。
目前,全市擀面皮经营户已达4000余家,其中SC认证企业19家。行业从业人数3万余人,带动就业5万余人,发展了秦圣、香相伴等21家标准化面皮生产加工企业,培育出“杂八得”“宝宝面皮”“小孟华”等20多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畅销品牌,金台区、渭滨区、陈仓区、岐山县、眉县已初步形成了面皮产业聚集区,金台区、陈仓区成为面皮机械制造企业主要分布区域。同时,擀面皮实体加盟店快速发展,常家擀面皮加盟店达到330家,宝宝擀面皮加盟店已达220家,其他擀面皮企业加盟体系不断完善,宝鸡擀面皮品牌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编辑:陈云哲